WDSC脱硫废水零排放
为了维持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平衡,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即氯浓度超过规定值和保证石膏质量,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,废水主要来自石膏脱水和清洗系统。废水中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、过饱和的亚硫酸盐、硫酸盐以及重金属,其中很多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。
根据国家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8978-1996),一类污染物需在车间出口达到排放标准。
2006年就颁布《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》明确提出:火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设施要单独设置,优先考虑处理回用,不设排放口必须实现废水零排放
2016年11月7日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对外正式发布的《电力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里明确提到:火电厂废水排放达标率实现百分之百
2017年1月环境保护发布《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政策》的公告里明确提到:防治火电厂排放废水造成的污染,明确火电厂水污染防治应遵循分类处理、一水多用的原则。
脱硫废水的基本水质特征为:
- 悬浮物高:悬浮物主要是烟气中的粉尘及脱硫产物(CaSO4和CaSO3)形成的细小颗粒物;
- 含盐量高:Cl—浓度可达20000ppm,Ca2+、Mg2+、SO42+浓度极高,多数电厂重金属浓度超标;
- 弱酸性:大部分电厂脱硫废水pH为4-6;
- 水质水量差异大:受电厂燃煤煤种,工艺水质和石灰石品质的影响,水质水量变化大。
常见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
已投运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程(河源电厂、恒益电厂、长兴电厂、万方电厂)的通用路线为:预处理单元、浓缩减量单元、固化单元。其共有特点是一次性投资大,工艺繁琐,加药种类繁多,吨水运行成本高。
WDSC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
WDSC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是卧特松在引进AIOLIA公司DWDOCTOR脱硫废水处理专用药剂后,结合自身研发的SMF滤杂器(具备除氟及除铁锰功能)、国际先进的SCF循环管滤技术以及国内领先的SEC制氯技术,最终实现水质的净化及有效氯的回用。
WDSC系统特性及经济性分析
以5m³/h处理量为例,WDSC工艺在系统工艺、运行管理、项目占地、一次性投资成本、运行成本、项目收益等相对于常规零排放工艺具备全面的优势。
项目 | 常规零排放工艺 | WDSC工艺 |
系统工艺 | 预处理+浓缩减量+固化工艺,极其繁琐复杂 | 简单的加药过滤处理+电解制氯单元,简单高效 |
运行管理 | 工艺繁多,并涉及多种药剂的投加,设备堵塞频繁等故障频发,管理检修麻烦 | 自动化程度高,工艺简单稳定,运行管理便利 |
主设备占地(不含基建) | 预期400㎡以上 | 预期50-80㎡ |
一次性投入成本 | 预期1500万元以上 | 预期550万元 |
运行成本 | 最低的MVR工艺预期为23.58元/吨原水 | 预期19.39元/吨原水 |
项目净收益 | 无 | 预期9.6元/吨原水 |
投资回收期 | 无 | 预期15.9年 |